每逢春节,数百万北漂族回到自己的家乡,吃上一顿团圆饭。四成人离开,六成人留下,这差不多就是春节北京的样子。 资料图:外卖小哥在送餐的路上。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老家来自河南的外卖小哥杨永(化名),为了多挣些钱,在春节前并未回家。他在北二环新街口附近租了一间平房,房间不到10平米,刚好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每月房租1700块钱。 “干我们这行就得住在商圈里,方便接单,也方便给电动车充电。”杨永告诉中新社记者。 从杨永的住处向左行驶几百米,就到了他常去的一家餐馆。 与以往人工派单或抢单不同,如今外卖订单都是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按照就近原则分配。这意味着,离商家越近,接到单子的机会也就更多。 上午10点半左右,这家餐馆门前已经积聚了不少外卖骑手。杨永站在旁边的巷子里等候,尽管店里还有许多空座位,他却很少进店坐下,怕耽误人家的生意。 11点刚过,杨永就接到了午高峰的第一单。在下线之前,他几乎没法确定自己的终点在哪儿。在送餐路上,系统会随时派发新的订单,一趟下来,大概会有3-5单。 杨永接到的第二个订单是一家以炒菜为主的餐馆,这家店出餐慢在新街口一带是出了名的。 “从接单开始,系统就会自动倒计时。虽然商家出餐慢系统会多给一点时间,但也不能完全保证不超时。送晚了,有的客人会给差评,甚至还会投诉,一天就白干了。”杨永说。 眼看倒计时还有七分钟,本应在前台等候的杨永,主动走到取餐间。由于个子不高,每一份菜从厨房端出时,他总会踮起脚尖瞧上一眼。 11点27分,杨永总算等到了自己的单号,此时第一单只剩下3分钟。他拿起外卖大步走向店外,用胳膊肘推开店门,将外卖放在送餐箱后,一条腿跨上电动车,便轰隆隆地开走了。 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一辆汽车的前轮陷进坑里,动弹不得。胡同的右边还有一点儿缝隙,但被迎面而来的三轮车堵住。杨永着急地说:“要超时了,能让我过去一下吗?” 听到这句话,三轮车师傅往旁边挪了挪位置,杨永一只脚踩着地,慢慢地将电动车从夹缝中滑了出去。他随即加大马力,准备冲刺。 没走多远,一辆白色汽车突然从胡同右边开了出来,杨永猛地捏住刹车,险些撞上。他朝汽车司机白了一眼,继续向前赶路。 在最后一分钟,杨永将第一单外卖送到了目的地。此后,他又陆续接到好几个订单,是先取后送还是先送后取,这是一道难度很高的选择题。 据美团外卖介绍,仅以北京望京soho商圈为例,高峰期约有200个美团骑手工作,每分钟产生50个新订单。如果骑手身上有5单,就会存在11.34万种可行配送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