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生出二心’”?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1日刊文称,来自伊斯兰堡的一种观点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应该重新考虑来自中国的投资。 文章还煞有介事地渲染称,迫于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债务问题,巴基斯坦正在考虑是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借款。点击下方视频,看看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篇报道是在“炒冷饭”,几天前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的相似内容已经遭到巴基斯坦和中国方面的澄清与反驳。 《华盛顿邮报》文章中所谓消息源,实际出自《金融时报》9日的一篇歪曲性报道,文章称,巴基斯坦准备同中国重新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下达成的协议,重审投资项目。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但巴基斯坦政府第二天就发表声明,严厉驳斥此文说法,称《金融时报》援引的巴方表态是脱离语境且歪曲的,巴基斯坦方面拒绝承认这篇报道,尤其是其标题。 声明还指出,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近日访巴期间,巴方明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巴国家优先项目。巴中关系牢不可破,巴政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承诺坚定不移。巴总理还表达了年内访华的愿望。 当地时间 9月9日,当天下午刚刚正式就职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在伊斯兰堡会见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在9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声明称:“据了解,巴方成立评估中巴经济走廊项目9人委员会,目的是与中方加强对接,加快推进走廊建设,使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巴普通民众,而不是什么使走廊建设延期。” 至于《华盛顿邮报》提到的所谓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债务问题”,其实早在9月8日,王毅外长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共见记者时,就清楚地说明:中巴经济走廊的22个项目中,18个由中方直接投资或提供援助,只有4个使用的是中方的优惠贷款。 2018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共见记者。 王毅强调:“可以明确的说,走廊项目并没有加重巴方的债务负担。相反,这些项目陆续建成运营,将释放应有经济效益,给巴方带来可观经济回报。” 据统计,中方在巴总投资达190亿美元,带动巴每年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给巴创造了7万个就业机会。这些成果都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 (责任编辑:admin) |